原标题:
在已故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的故乡福建,一场体育竞技的“青春风暴”如期上演。10月18日晚的福州市海峡奥体中心,现场6万名观众见证了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火炬点燃,未来10天里,近8000名13至21岁的青年运动健儿将在这里尽情展现自己的体育才华。
与燃烧的火炬相对,在海峡奥体中心的另一侧,青运会会旗迎着福州的晚风飘扬,仿佛在述说着这个新生赛事所蕴含的无限活力。4年前,在江西南昌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闭幕式上,福建接过的本是象征着“八城会”主办权的城运会会旗,然而2013年的更名,宣告着城运会24年历史的完结以及青运会的诞生。
1000名演员“涌动”出的蓝色海浪上,120名青年作为帆板运动员“乘风破浪”,蔚蓝大海中浮现出马约翰等福建历史文化名人的肖像,这是对年轻的青运会的最佳诠释。虽然26个大项305个小项的赛事设项与此前的城运会相比并无太大差别,选拔、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赛事功能也并没有变,但青运会却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内涵。
自2010年起,随着青奥会、青冬奥会的接连举办,通过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逐渐成了全世界的“通用手段”。体育的教育功能和作为文化载体的作用得到进一步认识与发掘,青运会的诞生,不仅与全运会、冬运会一起构建起全国竞技体育的综合竞赛体系,更是填补了通过体育平台促进青少年成长这一方面的空白。
福州市台江区交通路小学三年级学生陈思齐参加了开幕式表演,他说:“排练非常辛苦,但我觉得很受教育和鼓舞,体育锻炼应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青运小屋的搭建、青运会期间举行的各种文化活动,有力地提升了这个后备人才培养平台的文化教育内涵。
温馨的音乐声中,福州文化地标“三坊七巷”的场景出现在海峡奥体中心体育场里,来自大陆各地的各民族青年与台湾大学生们,共同构筑了一幅美好画面。两岸青年共同高歌《龙的传人》及《我们都是一家人》,成为青运会文化教育与竞技体育融合办赛宗旨的最佳展现。
作为首届青运会的东道主,福建的准备时间难言充足,但对体育、教育、文化融合的探索和尝试却没有减少,当“福之州”迎来“青之运”,将“青之运”打造成“青年之福”应是这项赛事的长久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