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1月21日在新疆冰上运动中心冰球馆产生了女子冰球项目的金牌,哈尔滨队在决定冠军归属的最后一场比赛中以6∶1大胜乌鲁木齐队。赛后,这两支分获冠、亚军的队伍聚在一起,在冰面上玩起了自拍。
赛后氛围如此其乐融融并不让人意外,因为乌鲁木齐队本就有着哈尔滨二队的“血统”,哈尔滨队老将孙锐还兼任乌鲁木齐队主教练。如此千丝万缕的联系,乌鲁木齐队这批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小球员在比赛中输给了师出同门的前辈,也不算什么令人沮丧的事情。
不过,在中国冰球队领队于天德看来,这场决定全国冬运会女子冰球冠军归属的比赛属于“无效比赛”,因为分差已经达到了5个球,说明两队根本不在一个层次,“球队无法在这种比赛中得到锻炼”。
放眼国内冰球赛场,类似的“无效比赛”比比皆是。哈尔滨队基本上就构成了中国女子冰球队的班底,是国内仅有的一支专业队伍,球队水平自然高出一筹。4场全国冬运会比赛,哈尔滨队“最艰难”的一场比赛是以5∶1击败最终获得铜牌的齐齐哈尔队,两支第一次参加全国冬运会的队伍上海队和中国香港队,都输了哈尔滨队18个球。于天德表示:“用业余队去和专业队较量,怎么打?”
依靠仅有的一支专业队支撑,中国女冰保持在世界第十五六位的排名,但要想在冬奥会上出彩,还需要更多专业队的存在。于天德希望“用一支专业队带动3支业余队”,以此形成更大规模。
如果说专业队伍可以在女子冰球赛场占据一席之地的话,在男子冰球赛场,专业队就碰到了更高级的“兵种”——职业队。冰球讲求对抗,实力差距过大的球队,往往无法在球场上直接交锋,这也解释了为何东道主球队不能直接获得冬奥会入场券。于天德说:“有人想请NHL(北美职业冰球联盟)的球队和中国队过招,这完全没有意义,因为实力相差太悬殊,而冰球又讲对抗。我当时说,不是输多少球的问题,而是在赛场外要准备多少辆救护车的问题。”
冰球比赛不一定要打出冬奥会决战或职业比赛的高水平,应该是实力相当的较量、异常胶着的比分,这样的比赛,才能磨练水平、吸引观众。在缺少竞争、一家独大的局面下,只会让领跑者技艺荒疏,追赶者兴味索然,项目水平不升反降。
民间冰球力量的崛起,搅活了中国冰球的潭水,也带动了更激烈的竞争。河北省承德市此次只参加男子冰球项目的比赛,但这支球队的实力却不容小觑。在去年举行的全国20岁以下冰球联赛中,这支球队已经有过夺冠的经历,也有整队入选国家青年队的经历。承德冰球队的存在让生存于旧有体制和格局下的球队感到了挑战,去年12月全国冰球联赛里的故意伤人事件,已是竞争异化的一种直接体现。
于天德认为,这种竞争不能超出比赛规则之外,否则,将是对中国冰球运动的伤害。他认为:“承德冰球队的经验值得借鉴,虽然球队起步晚,但起点高。俱乐部聘请了外教,让这支球队能够打出非常好看的比赛,队员的技术也很全面。”说到不足,还是绕不开“有效比赛”太少的问题,“球队缺少比赛经验,如果球员打了超过500场有锻炼价值的比赛,我们就不会看到教练员在场边大喊大叫了,合理传球和接应都会水到渠成。”
中国冰球底子薄弱,无论男、女队,都是靠几十名球员打天下。现在,随着冰球俱乐部的兴起,传统球队将在未来几年遭遇挑战,这对于水平一直徘徊不前的中国男冰而言,将是种促进。而对于中国女冰,更好的办法是走出去见世面。于天德说:“争取每年在国外打30场高水平的比赛,每场都认真复盘,就等于打60场比赛。对于2022年冬奥会应该有紧迫感,多打有锻炼价值的比赛,是快速提升水平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