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少年正在排练节目
青奥会上,由11名聋哑少年带来的一个杂技节目,将在青奥村“欢乐的青春”晚会上演出。他们是青奥会上唯一一支残疾人士演出队。尽管整个节目都有欢快的音乐伴奏,可这群小演员听不见,只能靠排练中形成的肢体记忆和眼神进行交流。
参加表演的11人全部是南京聋人学校的学生。杂技节目名叫《稻草人》。音乐响起,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小伙子们围成一个圆形,两名小女孩在圆形中央欢快地跳舞,所有动作都踏着节拍,没有一个落下。整个节目中,贯穿着很多超高难度的动作,比如,三人弯腰撑地,两人踩在他们的背上,搭成一座“人塔”,手上扔草帽的动作却一刻也没有停下……节目将高超的杂技与诙谐的表演融为一体,让观众惊叹不已。
训练老师熊正友告诉记者,这些孩子没有一个人能听到音乐,他们全部靠感觉和老师的手势在跳。记者这才发现,孩子们的眼睛时时刻刻关注着老师和身边的队友。
因为听不到音乐,这个杂技最难的地方就是合拍,队友的相互配合非常重要,比如拉火车这个动作,需要所有人一边跳动,一边把后面人的帽子拿下来,戴到前面人头上,动作要整齐,任何一个人没跟上,整个就乱了。对他们来说,老师和队友就是他们的“节奏”。除了眼睛看,更多的靠肢体感觉和苦练。
杂技队形正中央的“稻草人”有一段单独表演,抛接草帽,机器舞般帅气的动作,赏心悦目。这名“稻草人”叫王正西,今年19岁,是聋人学校第一批练习杂技的孩子,这个《稻草人》他已经练了整整10年。在熊正友老师的翻译下,王正西向记者“讲述”了他练习这个杂技的心路历程。
“练杂技非常苦,经常练到手脚酸痛,受伤也是常有的事。但是我的收获也非常多。首先,因为训练,我的身体变得更强壮了;其次,我的意志力得到了锻炼,吃得了这些苦,以后人生中其他的苦都不算什么。”自从年初得知《稻草人》要在青奥会上参加文化交流表演,王正西就特别兴奋和自豪。今年高三毕业的他,考入了天津理工大学特教学院,即将离开学习生活16年的母校,这场最后的表演,他格外珍惜。
王正西还是杂技队的队长,在训练时,他毫无保留地把杂技技能传授给学弟们,“我也和他们分享我的生活感悟,比如,不要放弃希望,不要放弃梦想,失败了不要放弃,要一直坚持下去。如果放弃,前面所有的辛苦全部白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