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足球中,球员需要根据瞬息万变的场上形势作出迅速而正确的决断,这就是所谓的“球商”,或称之为阅读比赛的能力。鲁能足校总教练巴雷西曾说过,足球比赛中有四个关键时刻:进攻、防守、由攻转守和由守转攻。当每个场上队员知道在这四个时刻如何作出正确决断时,球队就能拿下比赛。可惜的是,中超12轮过后,鲁能已经多次在由攻转守的时刻犯错,10个失球中有6球来自对方快速反击。
六成失球来自对方反击
库卡执教鲁能之后,再也没有人称鲁能为“步行者”了。库卡在米内罗竞技时期强调的边路突破思想,被移植到了鲁能身上。而鲁能本身也完全具备在90分钟内保持两边高速冲击对手的实力——— 无论是边后卫郑铮、赵明剑和王彤,还是边前卫张文钊、吕征、刘彬彬、吴兴涵等球员,都有很强的盘带能力和很快的绝对速度。
于是,鲁能的很多比赛中,边前卫经常突破至对方底线附近,而边后卫也随之压上助攻至前场,鲁能的实际阵型经常是一个倒“品”字形,两翼为犄角,最后由两名中后卫拖后。这样的阵型和打法本无可厚非,库卡这样要求也绝对符合鲁能球员的技术特点。
但是千万不要忘了,除了强调边路进攻,库卡还一直强调高位拦截和就地反抢。这不是一种“高大上”的足球哲学,而是现实所迫的“方法论”——— 边后卫和进攻端插上太深,对方一旦断球之后形成快速反击,将直接面对拖后的中后卫。至于那个永远“缺失”的后腰,其实不过是全队没有贯彻高位拦截和就地反抢的替罪羊。
鲁能在比赛中出现过无数次这样的场景:鲁能阵型几乎压过半场,某位球员带球被断,对方球员长传找到本方前锋,本来转身就慢的鲁能中后卫在对方反击的推进之下步步后退却无可奈何,两个边后卫和其他球员则从前场死命地回追,最后看着对方包抄球员轻松推射……中超12轮之后,鲁能有6个失球几乎“复刻”了上述情景,占目前球队总失球数的60%。
阵地战失球多因走神
多年来,鲁能的正面防守能力一直很强,对手想通过阵地战赢得与鲁能的比赛总是很困难。但是,本赛季鲁能仍被对手以阵地战的方式打入了3个进球。通过分析丢球全过程可以看出,2个失球来自于对方在前场的快发任意球后进攻得手,1个失球来自于对方快速发出边线球后偷袭得手。
最近的例子就是18日鲁能与上海上港的比赛。比赛第27分钟,上港在前场获得一个任意球机会,正当三四名鲁能球员围住裁判讨要说法时,对方借此机会快速出球,上港前锋海森一下子形成了单刀之势轻松破门。这样的场景,又与4月30日长春亚泰打入的唯一一个制胜球何其相似!
今后,鲁能如果一旦在本方半场被判罚任意球,无论是否需要与裁判“沟通”,都要有一名防守球员靠近挡住其快速出球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