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29日,国安迎来自己的23岁生日。经历了原来主帅与外援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即出走的混乱局面之后,国安在一个特定的日子对球迷表示感谢之余也在似乎是不经意间向外界透露爆炸性信息:国安有意对外转让最高不超过50%的股权,而在此之前,国安一直由中信集团投资。
能够体现国安特色的是有意转让股权的附加条件:最高不超过50%股权,队名中不能缺少北京国安,不改绿色主基调,不改队徽LOGO。
刚刚过去的赛季,国安的收获是“四大皆空”。对于心高气傲的国安来说,换个活法既是外界的期许、更是自身没有选择的选择。而当今的中超联赛江湖,任何一个俱乐部想做出改变,不追加投资等同于空谈。由中信一家出资,事实已经证明,投资力度、投资效率、投入产出比都有问题。为了生存和发展,改变俱乐部的股权结构势在必行。
改变俱乐部的股权结构,中超俱乐部有前例可以参照。但对于国安来说,选择这样一条不得不走的路,其坎坷与艰难程度一定会远远高于以往。首先,为了股权不至过于分散,选择一家合作伙伴肯定是上佳之选,但中信与合作伙伴一旦各占一半股权,如何开启合作模式肯定成为更大的问题;其二,不管引来了合作伙伴,国安俱乐部既有的管理模式该做出怎样的转变,这恐怕不是简单说说那么容易;其三,与中超土豪球队相比,眼下的国安肯定是缺钱的。但一旦有了钱之后,国安如何把钱花好也是体现内涵与功力的一件事。
很多人认为,国安当前最缺的是声望与实力兼具的主帅和质优价高的外援。有了合作伙伴和随之增多的资金之后,聘外教、买外援肯定是最早被提上日程的。但如果固有观念不转变,管理方式不转变,经营理念不转变,国安距离自己想要的也许反倒会越来越远。
卓尔不群的国安,留给中超江湖的已然是落寞的身影;急于做出改变的国安,能改变什么、又能做好什么,恐怕最终还需实践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