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射弩这一民间体育活动,在云南、贵州、海南、湖南、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
场地
射弩场地应平坦、开阔,室内、室外均可。长不少于30米,宽度可根据所设靶位数酌定。 一次比赛应在同一个场地进行,特殊情况下,可经竞赛委员会批准在不同场地进行,一个项目必须在同一个场地进行。
室外场地:
在室外场地比赛时,发射方向应避免阳光直射。
设有运动员、裁判员和比赛工作人员免受日晒和雨淋的设施。每个箭靶上方设置示风旗,旗用轻质材料制成,矩形尺寸为5厘米×20厘米。箭靶后方设置箭挡或留有安全地带。成绩公告栏。场地周围设置安全警戒标志。
室内场地:
室内比赛场地必须达到需要的照明水平,全场光照均匀,不得低于 300勒克斯,靶面光照至少1000勒克斯,靶后背景为不反光的中性颜色,不得设置其他标志物。
比赛场地附近应设置校弩场地,靶位数酌情而定。
器材
民族标准弩(简称标准弩):全弩重量不得超过3.5公斤。弩身必须用竹、木或复合木等材料制成。弩身长不得超过80厘米。弓片、弩弦、箭槽可选用任何材料。弓片拉力最大不超过32公斤,弩弦长度不得超过80厘米。击发机可选用任何材料,扳机引力不得少于0.5公斤。只准使用柱形准星和缺口式照门且方向高低可修正的瞄准具,瞄准基线长不得超过60厘米,最前点不得超过弩身前切面,不得使用水平仪和光学瞄准具。上弦不得使用各种助力器具。箭体使用材料不限,总长度30~55厘米。箭杆直径不超过0.8厘米;箭头锥体的长度不超过3厘米;箭尾可安装不超过3片的尾翼,箭尾、箭翼材料不限。弩身手托部位下沿至箭道水平面垂直高度不得超过 7厘米,不得外加托座和把手。
全弩应为手工制作,重量和弩身长度不限。弩身、弓片、箭槽、瞄准具等必须用竹、木材料制成。
弩弦不得使用金属材料制作,长度不得大于1.2米,不得影响相邻射手比赛。击发机的穿钉部件材料不限,其他部件只能用竹、木、骨等非金属材料制作。上弦不得使用各种助力器具。 箭杆必须用竹、木材料,长度不限,直径不超过0.8厘米。箭冀采用天然材料制作,箭头可用金属材料制作。
允许使用箭孔观察镜,可放在发射区或挂在身上,但不得设置在弩身或与之相关联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