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虽然恒大女排在中国排球联赛率先开了“烧钱”的先例,但这一举动尚未产生“鲶鱼效应”。今年联赛的国内转会仍旧惨淡,大部分转会都是出自恒大女排的手笔,而且关于外援的限制也没有如传言般放开,上场名额仍旧限制在两个,这也让排球联赛始终没有摆脱固步自封的影子。
不过在隐忧中也有曙光,那就是魏秋月、马蕴雯、张磊和王一梅这些上个奥运周期的主力球员先后留洋,这不仅让队员本身可以到国外联赛去交流、学习,也可以拓宽国内排坛的眼界。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邓菲菲
恒大也有“抢不过”的时候
在中国排球联赛,财大气粗的恒大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土豪,但若将范围扩大到世界,恒大女排却并非最烧钱的俱乐部,甚至还在一次“抢人”中失手过,而对手只是阿塞拜疆联赛的第五名。德国女排明星接应、两届欧锦赛银牌得主科祖希此前在一次采访中就曾透露,她一度无限接近恒大女排、新赛季原本有望在中国联赛中效力,但最终还是由于收入的问题谈不拢而选择了阿塞拜疆的阿塞皇家队。
现年26岁的科祖希可以说是正值黄金年龄,休赛期有多家俱乐部向她发出邀约,当中就包括广东恒大女排。据称科祖希很希望能在郎平麾下效力,但阿塞皇家队给科祖希开出了一个赛季30万美元以上的高价合约,相当于人民币180万以上。这份报价对任何排球运动员来说无疑都是相当有吸引力的,而恒大最终没有匹配这一报价。其实,30万美元对恒大来说并非难事,不过或许是出于其他考虑,恒大最终放弃了科祖希、选择了美国的接应福赛特。
科祖希坦言,促使她选择阿塞拜疆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薪酬:“阿塞拜疆是世界最好的联赛之一。当然,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薪金上,他们开出的条件让我难以拒绝,这将是职业生涯一次全新的挑战。我曾收到不同国家的报价,直到欧锦赛结束才做出最后的决定。”
阿塞拜疆成世界烧钱先锋
当然,阿塞拜疆联赛之所以进入中国排球迷们的视野,绝对不是因为它在转会中抢赢了中国第一土豪恒大。虽然作为国家并不出名,但阿塞拜疆的女排联赛却堪称世界排坛的新贵,近年来吸引了世界许多顶尖的女排高手们前去淘金。早在去年,泰国女排七名主力就集体加盟阿塞拜疆的伊蒂萨奇俱乐部,而今年,魏秋月、马蕴雯和张磊三名中国女排上个奥运周期主力球员集体加盟伊蒂萨奇,同样引起了一番轰动。
在阿塞拜疆淘金的不止中国球员和泰国球员,还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外援。德国名将格伦,荷兰名将弗里尔,日本的佐野优子等选手都在这里的俱乐部效力,曾经在恒大效力的波兰“花蝴蝶”斯沃隆斯卡,在与恒大约满后也加盟了阿塞拜疆的俱乐部。本赛季与魏秋月等一同效力伊蒂萨奇俱乐部的就有美国牵过手维洛比、荷兰美女接应弗里尔,还有奥努玛、普莱姆基特、维拉万和万纳四名泰国选手。
阿塞拜疆的联赛火爆,与该国排协一个大胆的举措密切相关:俱乐部对于外援人数没有任何限制,这也彻底打破了外援进入的壁垒。由于阿塞拜疆盛产石油和天然气,近年来随着油价的上涨,阿塞拜疆人的腰包鼓了起来,在排协出台这一政策后,石油和天然气的土豪纷纷出手,资本源源不断地涌入女排联赛中。虽然阿塞拜疆的女排联赛总共只有7支球队,但每个队伍都有大量的外援,其中甚至还有像拉比塔巴库这样完全靠外援打天下的球队。
由于投入巨大,在阿塞拜疆联赛征战的球员收入也不菲。据悉,去年加盟阿塞拜疆的7名泰国球员,收入从6万美元到15万美元不等,远远超过中国排球联赛的收入,甚至可以媲美中超的普通球员。
土耳其土豪世俱杯称王
除了阿塞拜疆这个新的“淘金”圣地,土耳其联赛也是已经发展渐趋成熟的欧洲新贵联赛。在发展初期,土耳其联赛同样是依靠高薪和相对宽松的外援政策来谋求发展,阿奎罗、加莫娃等多位世界级名将的加盟让土联赛声名大振。今年的女排世俱赛,以“国家队+外援”强阵出征的恒大女排最终获得季军,土耳其联赛的瓦基弗银行女排获得冠军,一些球迷对此可能表示不解,但只要看到她们阵中集合了科斯塔格兰德、布拉克塞维奇、福斯特等来自不同国家的强手,就不难理解了。一位女排国手就曾经感叹道:“天津女排是国内冠军,但去年去了世俱杯,跟巴西、阿塞拜疆的队伍一交手,差距还是很大。”
据悉,韩国一姐金延璟在转会土耳其费内巴切俱乐部的时候,身价高达百万美元,她自己可以拿到四成左右(合人民币240万元),而且在合同结束之后就能够转成自由身,这样的条件在中国排球联赛可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联赛的发展也带动了土耳其女排的进步,该队能在12年斩获大奖赛季军并且首次获得奥运参赛资格,高水平联赛的推动功不可没。
不止是土耳其联赛和阿塞拜疆联赛,俄罗斯超级联赛现在也日益开放、吸引了诸多世界名将的参与,而发展最早的意大利联赛依旧是欧洲的标杆。此外,波兰、法国、瑞士、德国、西班牙等过的排球联赛也有较为深入的开展。在今年的女排世俱赛上,此前不为中国球迷所熟悉的瑞士苏黎世女排就曾有过击败恒大女排的经历。即便是在邻国日本和韩国,其联赛的开放程度和职业化发展同样远超我国。
在中国的一线城市,排球运动员数千元的收入已经不算高,而且由于伤病等原因,他们往往到了30多岁就要带着一身伤病下岗、另谋出路。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的话,排球运动员这份工作只能变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有“钱”途不一定有前途,但没有“钱”途肯定没有前途。一位国内一流俱乐部的主力球员曾经坦言:“如果我有孩子,以后搞运动肯定不让他选排球,要选择一是不容易受伤的,二是能挣钱的,父母都是这样的心理。现在排球光看成绩,有成绩才能让领导满意,而不是市场、观众和赞助商。没钱,搞下去后备人才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