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31日在沈阳开幕的第十二届全运会是继山东全运会之后,中国在北京奥运会后召开的第二届全运会。在北国初秋的微寒中,穿梭在欢乐祥和的媒体村和如火如荼的全运赛场,思考全运会的去留问题似乎多少有些不合时宜。
但在北京奥运会举办过5年之后,辽宁全运会的登场,已经很难引发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全运会已经走过54年,当全运会已然越来越多地成为一种正常运转时少人关注、一旦出状况时引来一片声讨的对象时,我们的确有必要从历史功绩、现实局限等多个维度重新审视全运会的“破立”、“去留”,并客观评价其功过利弊、理性探讨其未来走向。
全运会从历史中走来
没有全运会就没有新中国体育
全运会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当时新中国被隔绝于国际体育大家庭之外,不得不在一种封闭的环境里,以全运会的方式开展国内高层次的体育竞技运动。于是,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口号的激励下,以新中国建国10周年为契机,1959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运动会。
在全运会的引领下, 新中国体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封闭”的前3届全运会,我国选手共计67人47次打破30项世界纪录。而且,全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激发了全国人民参加体育健身的热情, 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国的风采和中国人民热爱体育的昂扬姿态。1979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中国体育开始将目光瞄准世界赛场。从五运会开始,全运会的使命悄然发生转变。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全运会制度作出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全运会项目设置完全与奥运会接轨、全运会放在奥运会次年举行、奥运会奖牌和成绩带入全运会等。
从洛杉矶奥运会到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已经获得的金牌超过200枚,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勇夺51枚金牌的荣耀,宣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体育大国。体育界多数人认为,如果说中国能在奥运会和世界体育大赛上奏国歌、升国旗, 这首先是得益于全运会的竞争, 如果没有这个杠杆、这种竞争, 中国竞技体育就不会发展得这么快。
事实上,全运会的价值还不仅限竞技赛场。大型运动会的举办,早期更多起到了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后期则推动了体育产业的繁荣和城市建设的发展,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不仅激发了群众的体育锻炼热情,为全运会新建或改建的场馆设施也为丰富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提供了载体。
全运会在现实中迷失
唯金牌论和奢华办赛成为弊端
尽管全运会对中国体育的腾飞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体育认识的深化、对体育需求的提高,全运会也明显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弊端和局限。
在人民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的新发展阶段,这些不适应首先表现为一些体育主管部门仍然只看重“金牌”,只在乎“体育GDP”。反映在全运会上,各省区市体育局通常都会将全运会的成绩与排名视作衡量一段时期内体育工作好坏的最重要乃至唯一标准,因此全运会赛场成为各省区市对奖牌和名次争夺的战场,有时甚至异化为争名夺利的工具。
这种“异化”有几种突出表现:钻记分规则和制度安排的空子,让“金牌利益”最大化;地方的“全运战略”与国家“奥运战略”存在冲突,难以兼顾国内、国际两个赛场,全运年里“老将当道新人受压”现象比比皆是;地方注重“面子工程”,不惜巨资“雇用交流队员”。另外,全运会赛场上各种“假、丑、恶”现象——金牌内定、兴奋剂丑闻、假球黑哨、裁判不公等轮番出现。以上种种究其根源,都在于对“体育政绩”的过度追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不适应还表现在全运会的筹办大多还延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尽管全运会在筹办过程中也逐步引入社会和市场参与,但最主要的经费来源还是政府,距离市场经济讲究的资源高效配置相去甚远。再加上全运会的规模和项目设置不断扩大、开闭幕式竞相攀比豪华、场馆设施建设重复浪费,相比如此大手笔的“投入”,如果“产出”再不能回馈到群众身上,全运会举办遭人诟病为“劳民伤财”也就在所难免。
全运会未来需“扬弃”
转变转换转型成为必然选择
对于全运会的“破立”、“去留”,大致有两种有代表性的看法:一种意见是从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公共体育服务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取消全运会,因为全运会只为少数体育精英而办,取消后体育部门将更能“尽心尽力”为更广大人民服务;另一种意见认为全运会不能取消,因为全运会已经成为中国体育发展模式的核心和最有效的调控杠杆,在新的模式出现之前,草率取消无异于“自毁长城”。
两种看法,表面上看谈的是全运会的“去留”问题,但实质是对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二者之间孰轻孰重的不同考量。长期以来,全运会“重竞技轻群体”的单一功能确实让人感到失望;而体育部门对全运会价值认识的偏差也把全运会逐渐带进了死胡同。其实,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并不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关系,如果全运会能够很好地将二者从“二选一”变为“二合一”,体育精英和普通民众都能从中受益,那么全运会必将焕发新的生命力。第十二届全运会适时提出“全民健身、共享全运”的主题口号,而且认真落实“节俭办赛”要求,也让人们看到了全运会自我纠偏、自我调整的决心与努力。在全运会发展的历史上,字面上对全民健身的重视、对节俭办赛的倡导并不少见,如何将“全民健身、共享全运”由理念转化为行动,如何将节俭办赛由阶段性要求转换为长期秉持的坚守,都还需要全国体育系统、各地办赛城市、社会相关各界拿出更多智慧、更多诚意、更多实干来落实和体现。
全运会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它的功过利弊都应放在历史中丈量、现实中扬弃,而不是简单的利弊对比就判定它命运。全运会体制为我国带来竞技体育领域的巨大成功,而且现在还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时代和社会也需要全运会承担更多功能和进行角色转变,而这或许就是全运会的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