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体育台 > 新闻资讯

高考让青少年离开绿茵场 专家呼吁:踢足球升名校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5日 16:49 | 进入体育论坛 | 来源:新民晚报 | 手机看视频


热点推荐 更多

赛事推荐 更多



  新民晚报消息:7月5日,一个颇具特色的“足球夏令营”日前在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开营,观看足球题材电影、观赏经典足球比赛录像、高水准的训练……来自金山区校园足球联盟11所中小学的140余名小运动员们开始了一次神奇的“足球之夏”之旅。

  可是,刚一开营,此次活动的负责人、华东理工大学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施家瑜脸上却有一丝忧虑,他发现,这批踢球的中小学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平时踢球的时间竟然越来越少:小学生运动员,每天可保证一个半小时训练,初中生仅一个小时,高中生一个小时都不到。

  业余比赛过于“业余”

  柳海光、范志毅、成耀东、李晓……上海滩历来不缺球星。而今,国足中少见上海球星的身影,凸显上海足球后继乏人。为改变这种局面,去年起,上海成立了校园足球联盟并举办了首届联赛,223支来自大学、中学、小学的男女足球队进行了679场比赛。然而,在专业人士眼中,上海的校园足球联盟比赛水平不高,业余比赛显得过于“业余”。

  施家瑜说,最近一个月,很多人都在探讨中国队惨败于泰国队的原因,当然,群众基础差是根源,可是,有没有人想得更深一层,群众基础差的根源又是什么呢?“是应试教育的现状,特别是高考的指挥棒正让更多的青少年离开了绿茵场。”

  去年7月,受上海校园足球联盟委托,华东理工大学开始与金山区对接,派出专业教师,指导金山区中小学的校园足球。可是,走进中小学,施家瑜和同事们无奈地发现,家长们问得最多就是一句“我的孩子踢球,能给高考带来什么好处?”许多孩子升到初中、特别是升到高中之后,家长往往会叫停他们踢球。有家长曾这样说,“宁愿让孩子多做一道题,也不愿让孩子多踢一分钟的球。”

  踢得好可直升名校

  施家瑜感叹,中国足球积弱已久,不是因为缺钱、缺少优秀教练,而是因为教育现状以及教育最终的就业问题制约了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为此,华东理工大学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正在做一项课题研究,这项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中国教育,呼唤“足球式”自主招生。

  何谓“足球式”自主招生?施家瑜解释道:时下,名牌高中、名牌大学风行自主招生,而这些自主招生大同小异,主要是考核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足球式”自主招生考核的主要内容不是文化课,而是足球。球踢得好的学生,可以升入名牌高中,进而也能升入名牌大学。

  据了解,在美国,许多高中橄榄球队、棒球队的优秀选手,往往都能直接升入一流大学,因为那些一流大学球队需要这样的优秀选手,保持自己球队的历史荣誉。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中小学生热衷于运动,参加专业训练的热情不低于文化课,久而久之,各项运动都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多数奥运选手及职业运动员均出自中学、大学。为此,华东理工大学的这项课题研究也希望在中国构建一个体育与教育相衔接的模式:让一些会踢球的学生能够进入名校。

  施家瑜认为,“足球式”自主招生将三大热门话题“中国足球”“高考”“自主招生”联系在一起,模式其实不仅限于足球,还可以包括其他很多运动项目,这项改革,不仅是涉及高考制度,也涉及运动员培养方式的转变,其结果只有一个——让更多的人参与体育,享受体育,同时也在体育训练中,看到未来和希望。

责任编辑:张悦

热词:

  • 青少年
  • 中国足球
  • 绿茵场
  • 名校
  •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302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