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体育 > 新闻资讯

杨旺:王濛真的变了 离开举国体制她只是路人甲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2日 15:01 | 进入体育论坛 | 来源:新浪体育 | 手机看新闻


热点推荐 更多

赛事推荐 更多



杨旺和王濛

杨旺和王濛

  总感觉最近的王濛,和以前有些不一样。这并不仅仅是一种外观上的变化,而是一种内心气质的变化,一种行为方式的转变。面前采访的记者,她的声调不再那么气壮如牛不再是各种名言警句的制造者,甚至,,,她会有些刻意闪躲甚至羞涩。搞不清楚自己真的喜欢那种性格类型,可能二者我都很喜欢,只要她不会为了刻意寻求某种渠道和平台而做出的有位本性的改变。


  我将其理解为一种成熟,一种淡定。我对她的阐述,也就先从她的改变开始,MAKE THE CHANGE。

  濛爷真的变了。

  其实这种转变很微妙,可能在你不经意的感慨之间,可能是她在赛场上屁股与屁股交错而过的距离,可能是高速滑行过程中冰刀滑过冰面的时长。在赛场上,她依旧展示出曹操般(自评)的统治力:她7次将500米短道速滑世界纪录刷新,都快赶上每次提高一厘米的撑杆跳女皇伊辛巴耶娃的频率。而今年3月的世锦赛,她甚至一口气拿下四枚金牌。

  是她肩上的队长袖标不见了?是受到了某些来自官方的指令和暗示?都不是。我总感觉和以往张扬、快意恩仇、走路晃来晃去的濛主相比,如今的她有了一种气质上的改变:比如,以往能将这个世界上三分之一男队员练趴下的她,如今竟然有廉颇老矣的慨叹;比如以往主宰话筒的她,会扭捏地离开,或成为提携晚辈的典范。

  而好不容易铺陈开聊了,你也别指望能提取“屁股”“第一”“报仇”等格言警句,取而代之的是感恩,规则,甚至生物学、力学等枯燥的专业术语。

  “现在的规则,包括裁判的判罚尺度都有了调整,我需要适应,”她说,“我们短道项目,需要对人体肌体生物学的改造,另外我们教练还邀请了一些力学专家,我们一起探讨一些提高效率的办法,毕竟这也是一项离心力的运动。”

  看着戴眼镜的她侃侃而谈,我竟然产生一种错觉:她究竟是洁白冰面上的杀手,还是号称“动腿更要动脑”的科学教授?就如同她看过两遍的《西游降魔》,她究竟是降服还是被降服?

  肯定不是2011年8月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那一纸指令(王濛和队友因为与国家短道速滑队领队王春露及教练员在青岛发生肢体冲突而被开除),她从来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或许,这一切的一切,源于她离开国家队的深切感受,以及其后孤独的漫漫长夜带来的深层次思考。

  据曾经探望她在加拿大训练的队友透露,那种训练,有时候可以用玩命来形容——每天早上6点钟,她独自一人起床,一人进行自行车等体能训练,有时超负荷两小时是家常便饭。回宿舍,她还必须自己准备晚饭,而没有国家队的冠军灶。更晚,她还要反复揣摩和剪辑自己带去的所有国家队的比赛录像。

  或许她的遭遇在欧美专业运动员那里只是家常便饭,但在中国,尤其是这些奥运冠军这里,一切就有些不平常了。平常,他们被国家队庞大的保障体系管着,衣食起居有人专门伺候,训练有科研教练团队、比赛保障团队。于是,这种待遇上的落差,语言交流的落差,尤其是心灵体验上的落差,让她真切地意识到:自己以往的强大,都是来自于举国体制这台庞大的机制运转。离开了它,自己只是一个没有文化缺乏技能的路人甲。

  她真的感受到,一种深层次的危机感。迷茫时,她的脑海里,偶尔会浮现曾采访过的白岩松引用经纪人对李娜的那句话。

  李娜告诉白岩松,深夜里,一人在等红绿灯。前面没车,但那人一直在等待。旁人问:为什么不走?答:如果我走了,这时恰好有一个小孩在窗户上看到我闯红灯,我就是一个不好的榜样。“既然我选择了这个行业,我就要把它做到最好。”李娜说。

  不管怎样,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以前不善官方繁冗形式的她,甚至向中心提交了5篇思想汇报,并说出了一句哲学意味的话,“放下了就不觉得难熬了。”

  她真的放下著名运动员身份,以前的荣誉,叛逆的性格,开始回到自己最喜欢的洁白冰面上。

  当然,也不是所有东西都放下。比如和我交流时,她会不经意地展示自己右臂上2010年夺得奥运冠军时亲吻金牌的文身,以及赞助商安踏打造的胸口印有“King”字样的战袍。

  文身下面有着“to be Continued”(未完待续),和她战袍上七次世界纪录的数字(最上面的是不就前新世界纪录,42秒597),构成了一种对应,一种隐喻?

  这一切,是不是等待到2月的索契冬奥会,就能看到?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杨旺 王濛 的新闻

860010-110304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