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涌现固然让项目拥有光明前景,但“老将”过早离开赛场带来的空白仍需要用失败与教训填补。中国田径要想继续提速,需要更多老将的不弃与坚守,更需要运动员内心的强大与领悟。
田径世锦赛几日,“鸟巢”观众如潮,对少人关注又缺少巨星的中国田径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亮相。
在8月24日的比赛中,人们或许对男子跳远名将李金哲稍感熟悉,但不一定能认出创造历史、出现在女子百米半决赛中的韦永丽;至于更多年轻而陌生的名字,可能连记者都要翻看秩序册才能一一对应。这也难怪,本届世锦赛,中国队共派出69名参赛选手,创历史新高。但人多并不意味着力量大。庞大的参赛队伍中,有近六成选手没有国际大赛经验,男、女选手的平均年龄均不到23岁。
中国田径派青年军出战并非本届世锦赛的特点,而是常态。在男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中国3名“90后”选手联袂出战,但年轻运动员由于“战术失误”交了学费,没能阻挡住西班牙老将洛佩斯一骑绝尘。新人涌现固然让项目拥有光明前景,但“老将”过早离开赛场带来的空白仍需要用失败与教训填补,比如在曾在世锦赛和奥运会上最先实现突破的男子竞走选手王浩,在23岁时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刘翔的最后一次比赛终止于29岁,张培萌在28岁时就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中国田径界,像世锦赛铁饼冠军李艳凤这样坚守赛场并大器晚成的老将太少。或因伤病,或因心态,很多中国田径选手在运动生涯的黄金年龄就考虑退役,选择离开。即便把这个问题抛给在男子百米赛场上开创历史的苏炳添时,才26岁的他也不能毫不犹豫地给出清晰答案。
其实,苏炳添和其他中国田径选手的迷茫,可以在23日的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找寻到答案。博尔特近两年身处低谷,但自信的他并不怀疑自己的实力,而是在隐忍中等待着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加特林经历4年禁赛,但对奔跑的执着与热爱成为支持他继续下去的最强动力,最终距离开创属于他的新时代仅差0.01秒。
在低谷时不怀疑,在绝境时不放弃,这是博尔特和加特林达到的境界。名将与老将的榜样在侧,应该可以给刚到二十五六岁就考虑退役的中国田径运动员带来更多的信心与参考。中国田径要想继续提速,需要更多老将的不弃与坚守,更需要运动员内心的强大与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