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9月12日,全运会比赛收官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主持人张斌做客央视网原创节目《我在现场-全运日记》,对本届全运会进行了解读:
谈奖牌榜:给中国体育界内部仔细研读
这个奖牌榜,其实老百姓到最后没有人太花工夫去看它,其实这是给中国体育界内部去仔细研读的,背后存在大量的故事,以前我们都在这里面或多或少做过一些表达,从这里面试图能读出一些中国体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能读出中国体育特有的一些运动模式,你看浙江人们原本对他们的期待,现在浙江是列在第七位。其实像浙江这样为例的就是这样一个游泳大省的单一项目的异常繁盛,就像房老师所说的一个大省、大项里面有没有新人,其实浙江游泳你可以看新人还是很多的。而且昨天我采访孙杨,孙杨也提到他认为他跟朱志根显性的矛盾之一就是以前朱志根就带我们几个人,现在一个组里30多人,那花在我身上的精力就会少,这是他说出的显性矛盾和不和谐。
但是你可以看出来,游泳比的是什么,比的是你的教练的板凳深度,你有多少好教练,就意味着你有可能有多少好成绩,因为苗子全国都能找得到,但是教练员的资源还是挺稀缺的。所以从浙江这个现象提出来的就是房老师提出来的线索,国家游泳中心已经跟浙江省签了一个协议,这个协议就是未来是强省强项,促国家强项。这可能也是全运会未来可能留给我们的一点点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坚定的模式道路之一。你像再以游泳为例,这次山西成绩还不错,山西拿了三块金牌。其实这背后全运会有一项特别大的公道,它的确能激发一些原本闲置的体育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我们不说运动员,其实教练员、科研人员甚至团队都能被激发出来,好多国家队老的教练员都到行将退休或者是已经退休的,其实如果在原有的没有全运会的体制下,他几乎不会被激发出来,就是颐养天年就OK了,但有了全运会,这些老教练能够发挥余热,实现价值,看有没有超越全运会的另外一种能让老教练持续发挥的作用。
谈全运会价值取向:回归体育应参透运动本身
其实我一直在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全运会这么庞杂,它是相对集中办赛,就是最长的五月份现在也用四五个月的时间,办了一次综合性的全国运动会。未来的全运会的发展有没有那种可能把全运会的功能弱化,还能承担一部分,但是强化某些全国锦标赛,充分让全国锦标赛的价值类似于全运会,也有人说干脆全运会计分就是一个不是一个集中赛事的计分,而是跨一年的计分,但是这个都要讨论。但我个人认为全国锦标赛、冠军赛或者是杯赛这样的,如果能得到强化的话,我觉得每年的收获可能都会很大。
现在很多锦标赛好像是当然跟世界锦标赛、奥运会资格赛,如果能有积分,就有动力,平时似乎的商业价值,传播价值都不大。你像游泳这样的全国锦标赛,如果真是把它做好了,包括未来的全国田径锦标赛,那中央电视台的体育频道转这些赛事就成为合理了。如果你没有把资源配置进去,你转一场全国游泳锦标赛多少觉得有点奇怪。但是现在大家真是觉得全国游泳锦标赛,你转好了,我相信大家关注度也不低,非常不低的。而且你说田径,如果你把赛事的各项安排的得当、合理的话,均匀分布一些热点赛事的话,我相信田径如果你每天安排90分钟或2个小时直播也都不错,一定把他转化成日常中国体育的生命力,而不只是四年一次的生命力的迸发。
全运会赛场包括很多的国内进行比赛,对于赛事的包装、推广,我觉得是非常欠缺的,全运会的赛场我走了很少,我看不到体育展示,这是一个特别特别大的遗憾,也许我们受预算所限,也许受人力所限,观众一要看懂,第二看的要痛快。你看我们看的沙滩排球,在营口的鲅鱼圈,在海边,镜头给出来很漂亮,那个赛场应该是很漂亮,但是很遗憾,它跟你看到所有国际沙滩排球大赛迥然不同。因为掌声寥寥,观众寥寥,另外就是现场没有鼓舞气氛的能够和手段。其实体育比赛不是卖原材料,一定是要精细加推广。所以什么叫回归体育,不是说剥离所谓的文艺演出就叫回归体育,而是应该参透运动本身。
这就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说全运会真正的价值取向是为了谁,目前我个人认为仍然是中国体育相对封闭的系统,他一定要破除封闭系统,一定要为运动员,为真正的观众,观众不仅是现场的,包括电视机前的。其实客观的讲,这次全运会的传播电视人扮演的极其正向的传播力量,量丰富,价值观这方面。但是我仍然认为有些比赛的确略显苍白,这个苍白有时候看起来挺令人痛心的,所以我觉得在目前控制预算、节俭办全运的基础上,有哪些预算可以节俭,那些预算本应增加,因为不能因为预算的节俭,让运动本身的价值有所减损,我觉得办全运会的意义就有点受损了。所以这当然给辽宁做了次探索,希望天津能把这个平衡点掌握得很好,不乱花钱,但要真花钱,我觉得这方面在天津应该是能够把握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