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8日 17: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主持人:“姚之队”现在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姚明成老板了,上海队是他的队,还有一个是他的经济人打造的团队,我当时的想法,可能是他们团队的又一次炒作,可能我的想法比较偏激。
于嘉:当时有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我当时听说姚明想去做这个事情,造成了很多人的反对,就是说你现在的处境也好,环境也好,角色也好,不太适合干这个事儿,而且对你来说,可能影响会特别大。但是就是因为他自己,他太爱上海这个城市了,他太爱这支球队了,他跟这支球队根本割舍不了情感,最后导致他,因为他是作为,你刚才说到“姚之队”,“姚之队”是姚明的经纪人团队,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姚明自己拥有核心的地位,就是一票否决权。比如说“姚之队”规划了一件他们觉得特别特别好的事儿,跟姚明谈,如果这件事情偏巧触动了姚明的底线,姚明可以不同意。
主持人:就是说姚明并不是一个傀儡。
于嘉:他并不是一个傀儡。
苏群:一开始我以为姚明这么多资产,你说他一年挣了多少钱,你把它放在一块,你说他养家糊口,他有媳妇,休斯敦有房产。“姚之队”里面他还做别的生意,我为CBA提供外援,给他们介绍外援,拿提成费等等。我以为买上海队,或者经营上海队只是姚明的资产管理当中的一部分,你可能有,你做了很多事情,一二三四五,当中只是一个资产管理,和姚明本人说我是不是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关心这个球队的运营,我一开始认为,只是“姚之队”的新增业务。但是后来姚明回来参加它的开幕式,第一场球输了,然后第二场到浙江输了,第三场飞北京,第四场开车到天津,我当时想,姚明把这个事当回事,他真的不只是一个增长点,他真的把他目前养伤期间允许的时间拿出来投入到这里面。
主持人:回馈上海。
于嘉:现在既然说到这个问题,“姚之队”,包括所有对这件事情有影响,有作用的人,特别是姚明身边的人,一开始的时候都认为,这应该不是一个增长点,而是一个削弱点。
主持人:负增长点。
于嘉:让你花钱,让你去付出,这对你的。
主持人:姚明好像提出了,只要俱乐部需要,投入就不封顶,他有这个承诺。
于嘉:对。所以当时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没法解释,经济的角度,生意的范畴里面说,这个东西没法解释,上不封顶就意味着不断往里投钱。另外一个事情,他也是要引资的,不能光他一个人不停往里投钱。我印象非常深的是冠名赞助商马奇斯轮胎,马奇斯老总在会上直言不讳,我赞助就是冲姚明来的,如果不是姚明,我就考虑考虑,但是姚明这么痛快,而且姚明承诺回来参加揭幕战,那我义无反顾。
主持人:他只要回来就投这个钱。
于嘉:不是回来,他说我只是冲姚明,他回来,更加义无反顾的,我不仅要投,我自己也参加开幕式。
苏群:他发现了姚明的诚意,他不但把自己的名字和球队连在一起。
主持人:商人做投资,肯定要有收益,如果没有收益,他肯定不会做。
于嘉:现在为什么说姚明就是上海队的回报,你投资,姚明就是上海队的回报,比如理悠说我有一笔资产,投到上海队值还是北京队值,北京是首都,政治文化中心,有什么好处,你列一下,到上海,经济文化的中心,另外,你投资上海队,姚明可以和你企业的形象联系在一起,那么投资就变成有回报了,这个回报孰重孰轻,有的人一考虑就投上海队。
苏群:我觉得单纯从上海队把钱挣回来,短期内可能不是容易的事儿,我个人如果是姚明,我如果想挣钱,不会盯着这五年或者三年,每年扔两千万,马上就会有像马奇斯这种冠名商或者企业,马上就说姚明来了,我给你冠个名,只能冠一个,回头给你广告牌,就能把钱全部挣回来,这我不相信。
我认为怎么说,姚明最早买这个队,或者要买这个队的时候,我当时写了一篇文章,《姚明买了一个ST股》,因为本身作为上海俱乐部,作为体育俱乐部来讲,它跟CBA所有球队相比都没有优势,它是在市场化和原有的计划体制下一个被扭曲了的俱乐部,姚明这个时候大胆的在这个时候把上海队接过来,我当时认为说,按照过去中国足球,包括中国一些篮球的俱乐部,它的一些老板投资的长远规划来看,它不单单盯着这一个俱乐部本身的运营,它将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办法,如果姚明把这个球队给救回来了,他实际上为上海人民、上海球迷、上海市政府、上海体育局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他把一个品牌挽救回来了,他对上海的贡献就不单是我过去曾经在上海拿过一个CBA总冠军,我同事为上海抢回了一张差一点被冲走的名片。你将来再同市政府、上海体育局做一些其他方面商谈的时候,他会有很多回报,这个回报现在不能有承诺,不能有什么,但是你肯定是可以有这样的先机的。
很多足球俱乐部,包括篮球俱乐部投入很多的时候,并不是说完全要从你这挣回来,我一定要在上海,比如将来有很多地方可以开放。
主持人:姚明说要把上海发展成一个中国篮球的发展基地。
苏群:不是,姚明完全有能力做上海商业街、步行街,我相信凭他给上海做的事情,给他一点优惠便利不是不可能的。
于嘉:现在说是上海队,我刚才听苏老师说的,这个事现在先界定于姚明现在只是责任感驱使,或者他觉得不管是自信也好,或者自觉也好,因为早先的时候,我印象当中,这个呼声应该是从2007年,两年前开始的,当时很多的包括我们的媒体一直在说,就是上海队缺钱,上海这个球市一溃千里。上海是在姚明在的时候票都卖的不好,常规赛,常规赛五块钱一张票,当时叫上海东方大鲨鱼,豪取连胜的时候,请人去看都没有。
主持人:上海看申花比赛。
于嘉:申花比赛没有卢湾强。所以怎么去救这个市,怎么去救上海队,当时就有人提出来,具体说谁是第一个,到时候可以国家网络电视台在网上征集一下、搜索一下,说姚明应该救这个队,他挣那么多钱,他为什么不来投这笔钱。
主持人:当一个人处在那么高的万众瞩目的位置,不管有什么事都会联想到他。
于嘉:当时从我的角度来说,如果你不是开玩笑,就是一场道德榜样,我为什么一定要来做这个事儿,谁也没有规定我一定要来做这个事儿。
苏群:就跟当初地震的时候没有一定说要捐多少钱。
于嘉:到最后说姚明一看,说上海队真的不好,他开始真的是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主持人:可能“姚之队”觉得钱不是问题,因为姚明不差钱,但是品牌意识的塑造,一直都把姚明塑造成健康向上,包括他代言的广告,IBM、苹果,都是特别向上、健康的,是否又是“姚之队”又一次在这上面的炒作,不是金钱。
于嘉:不是不差钱的问题,不差钱也要看什么阶段不差钱。刚才苏老师提到,五年之内要投入多少,仅就“姚之队”来说,“姚之队”只管在经济的层面上。
主持人:但是他们不是也有打造品牌,姚明这个品牌的任务吗?
于嘉:在经济上影响姚明品牌的,这就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事情。比如五年之内我们一算,在经济方面的媒体会算这笔帐,你投了多少钱,赚没赚回来,俱乐部盈利没盈利,不是说靠现在马奇斯轮胎总经理陆浩说两句,我们盈利了,你就算盈利了。比如俱乐部的周边产品开发,他们现在在开发,比如俱乐部的战绩,球市火爆的程度。包括刚才苏老师说了,姚明今年受伤了,可以回来看,明年不受伤,就不回来看了吗?这都是要考虑的问题,所以一开始综合评估的时候,“姚之队”没有一个人赞成姚明做这笔交易,大家都反对,但是姚明就说,我就是对上海这支球队有感情,特别有感情,无论是夺冠军的时候也好,还是说从低谷当中一点一点起步,进入新世纪,跟八一队当时有那么史诗一样的总决赛的时候,这都是上海队伴随着姚明经历过的一次,他认为就有这么多的事情。他,我们用四个字来说,也就是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