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国民间羽毛球赛事——— “羽林争霸 打破局限”2013红牛城市羽毛球赛近日在北京启动,世界羽毛球联合会秘书长托马斯·伦丁及中国羽毛球队的众多明星球员都来到了现场助阵。去年的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由于“消极比赛”事件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上个月,关于羽毛球项目有可能无缘奥运的传闻,让国际羽联再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这次羽联秘书长托马斯来华,谈论了关于羽毛球的赛制及羽毛球项目发展的看法。
暂不考虑更改21分制
为了使羽毛球运动更具观赏性、对抗性,同时便于电视转播,国际羽联2006年引入21分制,然而21分制,让一些教练员和运动员不满。有些运动员认为增加了比赛的偶然性,比赛时间其实不减反增,对于体能和精力要求更高。
当羽毛球队员王仪涵被问及更喜欢哪种分制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希望是15分”。而运动员陈金则表示“如果比分缩短,对体力要求就没那么高,羽毛球老将就能在羽坛呆更长时间”。
当然,队员希望是美好的,但托马斯则明确表示,暂时没有考虑更改21分制。
今年或将引入鹰眼技术
2010年8月的世锦赛上,傅海峰在决赛第3局中有数次290公里/小时以上的杀球,其中最快一球时速达到了303公里/小时。这样球速的羽毛球落在边界线上往往会令裁判误判,产生争议球。
面对这样的问题,托马斯表示,高水平的比赛需要技术的支持,国际羽联也在寻找这样的技术,为了避免选手们对出界与否的质疑,羽毛球也将引入一种类似于网球“鹰眼”的技术。当被问及时间点时,托马斯则说“最快是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