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体育台 > 新闻资讯 >

李娜时隔19月再入大满贯8强 或破心魔创更大突破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1日 09:39 | 进入体育论坛 | 来源:网易体育 | 手机看视频


锘�

多终端看高清体育直播

锘�
锘�

    第一个赛点,李娜就拿下了比赛。在中国一姐2013年头一个月的各种比赛中,这是她最轻松的解决方式。要知道,无论是在夺冠的深圳赛,还是在本届澳网的前几轮比赛中,她都曾出现过发球胜赛局被破发的情况;没想到,当面对本届赛事给李娜造成最大麻烦的格尔格斯时,中国一姐居然如此简单的就跨过了这一步。但是,李娜和我们都知道,这一步其实并不简单--战胜格尔格斯,意味着李娜杀进了澳网的女单8强,而她上一次在大满贯中突破这道藩篱还要追溯到2011年法网夺冠的那一次……19个月以来,李娜一直受困于"首夺大满贯后遗症",如今是否意味着她已经打破心魔呢?

    "首夺大满贯后遗症",说简单点,就是一个球员在夺取自己首个大满贯冠军后,总会经历各种莫名其妙的状态甚至低谷,许多人更就此终身与大满贯冠军绝缘。在男子网坛,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这三巨头,头两个大满贯冠军之间都相隔了一段很长的距离;"二满贯"的萨芬甚至创造了"两大满贯冠军相隔时间最长"的纪录;去年美网才首夺大满贯的穆雷在本届澳网被一些专家看低,也源于这个理由。而在女子网坛,大满贯女皇小威廉姆斯1999年夺取美网后,直到2002年法网再次加冕大满贯;本届澳网"送蛋成狂"的莎拉波娃,从2004年温网到2006年美网才消除了自己"一满贯"的危险。和李娜情况相似的还有澳大利亚的斯托瑟。而19个月首进大满贯8强的李娜,再次接近大满贯的道路只能算刚刚起步罢了。

    为什么如此困难呢?李娜曾经坦承,法网夺冠后,她经历了非常糟糕的一段日子,来自各方面的期待让她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而谈起李娜的这种状况,作为有着相似经验的人,德约科维奇和穆雷各自有着深入的见解。穆雷曾指出,自己首夺大满贯后觉得"解脱"、而不是像李娜那样压力更大,是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这种"期待满满"的环境中,早就习惯了;但李娜是在职业生涯后期获得如此成就,应对高压经验不足。和李娜同样拥有"国家英雄"地位的德约科维奇说得更加简单:"我们塞尔维亚只有几百万人,中国有13亿人。"李娜自己对此的表述是:"中国这么多人,一人一口唾沫就把我淹死了。"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首夺大满贯后遗症",李娜让我们看到了她打破心魔的努力。别的先不谈,新教练卡洛斯·罗德里格斯就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从托马斯、莫滕森到姜山,李娜过往的教练有各自的优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那就是从来没有率领弟子获得大满贯冠军的经验,因此,当李娜遭遇瓶颈时就无法提供成功的范例。相比之下,罗德里格斯曾帮助海宁七夺大满贯,后者的退役和复出也全部参与。换句话说,他非常了解一个职业球员可能经历的高峰和低谷,以及身在其中的心理变化。

    比如说,李娜最受舆论诟病的就是如何应对"国家和个人"的关系--这是一种非常中国特色、也非常敏感的争议,至今都还是李娜最大的困扰之一。而罗德里格斯对此给出的建议是:"没有人强迫你做国家英雄,但当你处在这个角色时,你就必须让自己准备好去承担起责任。你有权不把自己当英雄,但仍然有责任回馈社会。"在最近一个月,我们经常听到李娜做出类似的表态,"不想给小朋友们做出不好的榜样"。沉重的国家社会责任,落实到了职业球员操守上,难道不是更好接受和践行了吗?罗德里格斯的经验之谈无疑给李娜注入了"正能量",再加上他鼓励李娜做出适应年龄状况的技战术改变,中国一姐今天能再次杀进大满贯8强、突破心魔就是正常的进步。

    李娜的心魔还有待继续突破,8强战可能遭遇刚刚击败自己的拉德万斯卡,半决赛更可能遭遇状态火热的莎拉波娃。澳网是中国球员平均成绩最好的大满贯,我们期待着李娜带来更多惊喜,而希望她也早就懂得如何面对我们的期待。

责任编辑:李梦媞

热词:

  • 李娜
  • 大满贯
  • 8强
  • 突破
  • 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