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体育台 > 新闻资讯

张斌:读《体育基因》 探寻卓越运动秘密令人尊重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3日 14:12 | 进入体育论坛 | 来源:外滩画报 | 手机看新闻


热点推荐 更多

赛事推荐 更多



巴哈马跳高运动员托马斯。他在出道时一举击败世界跳高名宿,却在六年努力练习后成绩没有一厘米提高,看上去正是“10000小时”定律的反例

巴哈马跳高运动员托马斯。他在出道时一举击败世界跳高名宿,却在六年努力练习后成绩没有一厘米提高,看上去正是“10000小时”定律的反例

  一本好书上市——《体育基因:非凡体育表现科学内幕》,出版者的一切努力都表明,他们希望这本书日后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畅销书,至少在机场书店的书架上,可以与《异类》(Oueliers)并排摆放。也许您想起来了,《异类》不过是一本单薄的白色封面小册子,但好几年了,它一直未曾下架,更重要的是作者格拉德维尔总结出的“10000小时成功定律”,几乎成了破解成功奥秘的第一法则,激励人耐下心来挥汗苦练。

  《体育基因》卖相不错,有畅销书的“基因”。作者大卫·爱泼斯坦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声名显赫,他不仅常年致力于体育科学的研究与普及,同时还对奥运体育充满浓厚兴趣。更不得了的是他还有一个“独立调查记者”的标签,令MLB职棒大联盟球星罗德里格斯以及“环法王”阿姆斯特朗声名狼藉的关键著述中,他都是主要作者之一。年纪不到四十岁的爱泼斯坦近两年得奖若干,跨界于体育科学与新闻传播,前途不可限量。

  爱泼斯坦毕业于名校哥伦比亚大学,曾经是800米比赛中佼佼者,两度获得“东岸大奖”,可见其运动能力出类拔萃。这个经历至关重要,决定了爱泼斯坦始终对于运动中人的无穷奥秘保持澎湃兴趣,在《体育基因》前言中对此就有表达。在高中田径队中,爱泼斯坦有一位名叫米切诺的牙买加裔同学,他身材不高,柔韧性极佳。因为生在生计艰难的移民家庭中,米切诺每天下课后都要去麦当劳打工。同学们背后议论,他一定是吃了太多的垃圾食品,才有着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小肚子。但这丝毫没有妨碍米切诺在跑道上奔跑如飞,与队友一道夺得过伊利诺伊州高中4×400米冠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牙买加移民潮涌入伊利诺伊,竟然悄然之间改变了这个州的高中田径格局。年幼的爱泼斯坦当时望着这些牙买加孩子就想,他们训练轻松,但比赛中如风而过,难道他们身体真有神秘的奔跑基因代代相传吗?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后,爱泼斯坦有机会与肯尼亚兄弟一道训练,他如同常人一般内心也在追问,难道真是源自东非大地的基因决定了马拉松的第一方阵永远一种颜色吗?难道就可以决定这些皮肤黝黑的人不知疲倦地日复一日不停奔跑吗?这些似乎早有答案的追问,最终居然成了爱泼斯坦的研究方向。

  被我们视为常识的结论,其实在执拗的科学家面前并非如此。2003年人类终于有了一本自身的基因图谱,23000页,隐匿其间的奥秘一旦解开,福祸相依。但基因技术已经被视为解读运动现象最有力的武器,《体育基因》这本书中努力想回答四个平实的问题。首先,黑人选手先天拥有的短跑和长跑优势真的是源自广袤非洲大陆的古老遗传吗?这个似乎早有答案。其次,从遗传学角度看,有必要将男女运动员在竞赛中用性别区分开吗?这个命题令我抓狂,科学家到底什么意思。第三,用基因检测的办法,能否断定一个孩子是否具有体育星途?果真可以的话,教练的眼光还有几许价值呢?最后,基因检测能够判定出哪些运动员有运动伤病、脑创伤甚至赛场猝死的可能性吗?趋利避害,人之根本诉求,我坚信基因检测可以给出大致方向的。

  成功学遭人唾弃,但是探寻运动卓越表现背后的秘密令人尊重,近些年来著述不断,除了《异类》之外,还有一本《天才密码》也不错。因为《体育基因》的缘由,我一股脑将这两本书翻找出来,字里行间常常闪耀着“天才”二字。《天才密码》一书的作者认为,天才自然存在,但是若想成功,还需要深度训练、梦想点燃以及艰苦训练。《异类》更是强调任何成功都无法绕过那“10000小时成功定律”。简而言之,无论您是运动梦还是音乐家梦甚至华尔街的财富梦,都要扎扎实实10000小时苦练垫底,每天四小时,需要走过至少七年。

  我想爱泼斯坦是坚信有天才的,天才还要遵守“10000小时定律”,所谓天才是不是效率最高的那些成功者呢?《体育基因》中还真就此比较了一对跳高选手,每个人对结论各取所需吧。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跳高金牌得主霍尔姆斯是个不折不扣的训练狂人,一路苦练数万小时终成梦想。2007年,大阪世锦赛,霍尔姆斯状态不错,但是居然输给了训练跳高仅仅八个月的巴哈马选手托马斯。有关托马斯的描述都可以被视为传奇,这小子听说跳高运动仅仅两个月之后,就一举夺得英联邦运动会金牌。世锦赛前,即使托马斯不吃不喝不睡,一直在训练,训练小时数也不过6000小时。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六年了,托马斯一直循规蹈矩地跳啊跳,但成绩没有一厘米增长。

  爱泼斯坦举出如此个案,是想否定“10000小时定律”吗?我看未必,因为定律中的10000小时不过是个平均值而已,那些国际象棋高手中有人成才只需3000小时,可有人则要耗费23000小时。不用精英们的数据来证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时常就有此类心得,看着身旁的人一路高歌,我们也只有慨叹自己天分不足,对别人“天才”的判定,对自己则是无尽的解脱。

  如果大家都认可“天才”一定存在,最难的事就是如何尽早判定“天才”。如果一次基因检验,可以告知未来人生轨迹,那岂不是省去太多烦恼,也可安心平庸,遗传决定命运嘛。科学家们并非让我们轻易地就得出上述结论,基因原本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身体的先天优势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所有结局,周边环境以及时代也会让命运千差万别。相反,即使有相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也不一定就有同样命运。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张斌 体育基因 的新闻

860010-110304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