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心血的胜利 “迟到”的金牌证明中国实力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25日 14:12 | 进入体育论坛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温哥华2月24日体育专电(记者周杰 谢培林)2月24日晚在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由王濛、周洋、孙琳琳和张会组成的中国队以超凡的毅力和坚定的品质打破韩国队从1994年冬奥会以来对该项目的垄断,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金牌。

  这是迟来的胜利,是中国短道速滑界期盼已久的胜利,更是凝聚了中国短道速滑几代人心血的胜利。这次胜利也标志着,中国女子短道速滑真正成为了世界短道速滑界的领滑者。

  中国短道速滑队现任主教练李琰对此有切身的体会和认识。1992年,短道速滑成为冬奥会正式项目。在阿尔贝维尔赛场,李琰尽管获得了500米银牌,但在3000米接力项目上,她却和队友一道最终仅名列第八。

  从1992年开始,中国几代短道速滑运动员开始了对这个项目的冲击。在阿尔贝维尔,中国队在半决赛中自身失误,仅列第八;1994年在利勒哈默尔,中国队在决赛中犯规被取消资格;1998年在长野,中国姑娘负于韩国队,名列第二;2002年,中国队再次憾负韩国队,依然名列第二;2006年,中国队在决赛中第三个冲过终点,不过最终由于失误被取消资格。

  从1992年到2010年,中国短道速滑队用18年时间、6个冬奥会舞台梯阶式地展示着自己的形象和实力,用成绩见证着辉煌。2002年,杨扬分别获得女子1000米和500米冠军,实现中国在冬奥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2006年,新一代领军人物王濛再次为中国队夺得500米金牌。而在温哥华,中国队迄今在短道速滑赛场已经夺得3枚金牌,取得了冬奥会成绩的新突破。

  这是凝聚了中国几代短道速滑人心血的胜利。从辛庆山到伊敏到李琰,他们甘当人梯,用汗水不断夯实中国短道速滑的基础,用肩膀将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选手送上冬奥会最高领奖台;从张艳梅到杨扬再到王濛,她们一步一步地实现着中国短道速滑的梦想,不断创造中国短道速滑的辉煌。

  这还是一个新的开始,中国女子短道速滑将开始一个新的征程,实现新的梦想。

责编:张雪莹

留言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要评论

      验证码: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